網頁

掃呢頁CODE去手機
請LIKE FACEBOOK“新專頁”THANKS!
鍾意我? D 熱爆文章嗎?
即刻“讚”接收更多熱爆?!
唔要再顯示

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

科大生搞 app 教人呼吸催眠減壓 [壹週刊 - 1420 - 財經] __,科大,M1,

程式暫以學校為試點,未來會推廣至在職人士,包括會計、教師及銀行等工時較長職業。Startup擂台科大生搞app 教人呼吸催眠減壓香港人生活忙碌,工時長 ...


程式暫以學校為試點,未來會推廣至在職人士,包括會計、教師及銀行等工時較長職業。

Start up擂台

科大生搞 app 教人呼吸催眠減壓

香港人生活忙碌,工時長,壓力大,步伐急速,連晚上睡覺時也要牽掛工作或考試,不能安心休息;有大學生因朋友啟發,設計手機應用程式「 Void」,透過小遊戲及錄音幫助人放慢節奏,紓緩壓力,減少失眠。我們雖不時把「放鬆啲啦,香港人」掛在口邊,提醒自己和朋友要放鬆心情,但鮮有做到,究竟科技能否在這方面帶來幫助?

同名同學校

Void的兩名創辦人除了同是九十後及科技大學學生,名字上也有共通點——陳棨豪( Hercules)和陳啟濠( Harry)。今年就讀科大風險管理及商業智能學四年級的 Hercules,讀中學時已對心理學及催眠有興趣,兩年前決定修讀相關課程,並考獲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的「註冊臨床催眠師」,之前曾為約二十個對象提供催眠治療。他表示,設計 app的念頭源自一位朋友,他要到外地出差,擔心失眠影響翌日工作表現。於是請求 Hercules事先錄下幾段錄音,供他在睡覺前聆聽,讓他放鬆心情,容易入睡。 Hercules懷着一試無妨的心態答應,怎料朋友指錄音有幫助,令 Hercules決定設計一個有類似功能的 app,讓被失眠或焦慮困擾的人士,在無辦法得到專家治療或輔導時,可以先透過程式幫助自己。

現正攻讀計算機工程學系博士的 Harry,跟 Hercules因住同一幢宿舍而認識。他十分認同 Hercules的理念,也曾因為學業壓力失眠,並接受 Hercules的治療,於是決定跟他一起研發程式,而 Harry主要負責程式的技術層面。

Void於去年十一月推出,功能不多,但已在今年初獲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學生發明大獎。

七段聲帶皆由 Hercules親自錄製,內容主要是請用家坐低及閉上眼睛,聽着 Hercules的描述進行幻想,放鬆心情。

畫圈調整呼吸

Void於去年十一月推出,尚在起步階段,功能不多,但已於今年初獲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學生發明大獎。打開程式,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海浪的畫面,傳來陣陣海浪拍岸的聲音。 Void暫有兩部分,一是小遊戲:用戶在開始遊戲前,先選擇長度,最少六十秒,最多三百秒。然後以手指跟着畫面圓圈內有色部分,在柔和音樂下緩慢轉動,並跟隨指示吸氣、閉氣及呼氣。圓圈轉動速度極慢,急性子的記者數次把手指超前,音樂戛然而止(提示用家速度太快);不過,當習慣這個速度後,再配以呼吸,記者有感整個人確實(在畫圈時)放慢下來。 Hercules表示,這個遊戲是自己設計,因為不同論文及研究結果顯示慢的手指活動,可以令人放慢身體節奏。

完成遊戲後,用戶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。輸入個人壓力指數( 10分為最大)後,聆聽錄音,放鬆心情。程式有七段不同的錄音,鼓勵用戶持續聆聽,而每聽完一段錄音後,要在十八個小時後才可以聽另一段錄音。聲帶由 Hercules錄製,長度大約十分鐘,內容主要是請用家坐下,閉上眼睛,並根據 Hercules的描述作出幻想,從而令用家忘記日常煩擾,沉澱心情。不過,記者實測後,認為十分鐘的錄音有點長,如果可以視乎個人壓力情況,決定錄音的長度會更好。 Hercules強調,這個 app同時具備冥想、心理學及催眠的元素,不是要取代任何的心理治療,只是希望可以紓緩港人壓力,提升睡眠質素,同時喚起市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,「不少人出現問題,會諱疾忌醫,覺得只是有少少不開心,便認為是小事。」

Hercules坦言,程式現時雖似學生作品,但未來會將其完善,成為商業產品。除現有的免費模式外,他打算未來推出收費模式,向用戶收取十多元的費用,並提供更多功能。

用戶聽錄音前要先輸入自己壓力指數( 10分為最大)。

用戶要用手指,跟隨着圓圈內的有色部分緩慢轉動。當手指轉動得太快時,音樂便會停止,提醒用家要慢下來。

程式會有一個列表,顯示用戶的壓力指數,及使用程式的時間等。

專家盤問

D: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( Daisy)

H: Void創辦人陳棨豪( Hercules)

D:每一晚也要玩小遊戲?

H:我會建議每一次聽錄音前也參與小遊戲,可能是 90秒的時間,但可能有用家不想玩,想直接聽錄音,我們也提供「跳過」的功能。雖然是訓練的一部分,但有同學認為將其分拆出來也可以,所以我們新增一個選項,只是玩小遊戲。

D:手機的藍光會影響睡眠質素,會否令 app有反效果?

H:藍光確實對睡眠有一定的影響,但是除了手指練習外,其他時間也不用看着手機畫面。藍光使人眼睛疲勞,但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產品,令人達到放鬆效果。

專家建議

Daisy在出席評審前曾試用 app,但不明白遊戲玩法。她認為 app的理念雖好,但在介面及功能上仍有不少改善的空間,否則不能吸引港人持續使用。「香港人好實際,用完一次無效便會刪除。」她建議 app的指引可以更清晰,增設不同的語言,針對廣大的市民。長遠而言,如果 Void可以融入用家生活,其實用家也會大概記得那段錄音的內容,使用 app的意慾會下降,所以要思考如何推陳出新,提供更多不同種類的內容,讓用家有更多選擇,例如是肌肉鬆弛練習或者是冥想練習;也配合不同人士需要,因為一些放鬆練習,例如數呼吸反而會令焦慮人士更緊張。介面上也可以更多元化,因為有病人見到海浪是會情緒激動。 Void也可以跟其他公司合作,例如是一些保險公司推出的健康程式,增加用家使用的誘因。

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Daisy說曾經試用 Void,但因不明白玩法而沒有開始遊戲。她擔心 Void的指引不清晰,功能有限,港人不會持續使用。

Hercules(左)是一名註冊臨床催眠師, Harry(右)曾接受其治療。

Hercules主要負責對外,包括宣傳及推廣等,而 Harry則負責對內,包括 app的技術方面。

終極裁決

Hercules坦言 Void現時較似學生作品,但未來會將其完善,成為商業產品。

手指遊戲是比較新穎,因為香港人的節奏本來是快,可否透過動作的帶動使人放慢下來呢?雖然未必有太多研究數據支持,但是一個新嘗試,理論層面上可能可以。至於聲帶播放,很多時在我們治療時也會用到,這方面是有充足的科學證據顯示可以使人放鬆。

我會給八點五分。香港人壓力大,程式迎合香港人需要,推動心理健康。而在香港,類似的 app是比較少。事實上,香港的自殺率是比較高,特別是年輕人,我認為未來絕對是有市場。

專家錦囊

臨床心理學家在香港是沒有法定的註冊制,任何人都可以自稱為「心理學家」和提供「心理服務」或「心理治療」,不會犯上任何法例,與醫生、護士、社工一類有法定註冊制的專業不同。 Hercules提出,可能將來會在平台為用戶及心理專家等進行配對, Daisy提醒審查專家資格或提供專家資料時要小心,可能會令人有利益衝突的感覺,所以最好是提供所有專家的資料,但這樣便不是配對。另外,如果牽涉轉介費也是不可以,要留意相關法例。

撰文:王敬蓮

攝影:梁正平

ed_bn@nextdigital.com.hk


鍾意就快D Share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