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呢頁CODE去手機

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

大手筆 阮大勇 [壹週刊 - 1412] __,阮大勇,M1,

豪語錄大手筆 阮大勇突見墨荷,驚為八大再來人,問誰之大手筆。——清•宣鼎《夜雨秋燈錄》專訪海報大師,同事問我阮大勇是否好搵到錢?怎說呢,據上文,大手筆 ...


豪語錄

大手筆 阮大勇

突見墨荷,驚為八大再來人,問誰之大手筆。

——清•宣鼎《夜雨秋燈錄》

專訪海報大師,同事問我阮大勇是否好搵到錢?怎說呢,據上文,大手筆原意指傑出畫家,正如阮大勇所崇拜的八大(朱耷別號八大山人);但你懂的,大手筆一早變成富貴、奢華咁解。

阮大勇巨筆如椽。以前戲院大、廣告板大,劇照放大不夠用,要專人手繪彩稿作藍本。比真人更具神髓,阮大勇畫出輝煌時代,宜乎獲頒金像獎專業精神大獎。

如今戲院愈迷你、數碼化愈先進,大筆一揮的藝術一去不返。阮大勇早已移民退休,仍為業界凋零而心痛:「喜歡畫公仔的後生仔又少一條出路。」根本,電影本身亦式微。

至於搵唔搵到錢的問題,生活固然無憂,但大師不經意透露線索——多年來他習慣 home office,那豈不是要很大桌面?「一張枱開飯也用它,起了筆收拾便麻煩,屋企地方細,我將畫紙鋪在牆上畫。」

又係土地供應問題。

香港不乏大手筆炒樓的土豪,卻容不下真正大手筆。

一生何求

阮大勇似倪匡,一口吳儂軟語笑嘻嘻像尊佛。他說寧波鄉音特別難改,毋寧是文化優越感,不必改。

浙江盛產文人雅士,阮大勇父親是書法家,媽媽精於刺繡,他自幼愛肖像,並非傳統山水花鳥主流,便自嘲「畫公仔」。「人臉只方寸之間,但千萬人千萬張,孖生兄弟也有細微分別,畫不厭的。」

我說阮大勇(今屆金像獎專業精神獎)似倪匡( 2012金像獎終身成就獎),在東方荷里活歲月,意想不到的範疇都關電影事,最好的小說家寫劇本,最好的畫家繪海報。

道路卻畢竟迂迴。

五七年(十六歲)移居香港,無緣進修,一心以繪畫為工作勉強可以,但游移於做紗廠 QC月薪二百元、畫教科書反而幾十,他轉過返工廠,入職廣告公司美術部才穩定下來。「一百八十蚊,另補貼我四十蚊讀夜校英文。」

施養德介紹替《天才與白痴》畫海報,是他第一幅,票房大收也無緣見過許氏兄弟,獲知開拍《半斤八両》,「我便膽粗粗往片場自薦,許冠文忙於執導,許冠傑約我在天星碼頭等。阿 Sam開小汽車來,還帶着兩袋魚,他接納了我的構思。

「我最大成就。」阮大勇憶述,並非指作品本身:「這是我唯一一次自薦,由此直到九二年畫《笑俠楚留香》退休,自己沒數過,有人統計出我共超過二百套,都是人家不斷搵我,我怕醜,最開心係不用求人。」

所求只是唔使求人,既不亢,也不卑。

自由可貴

許冠文兒子許思維從事製作,去年為阮大勇拍攝傳記式紀錄片,這天陪着訪問說:「所謂專業精神獎,我從他身上學到就是專心於一項事業,聽落似簡單,可能社會受我爸爸《半斤八両》那種要轉數快、世界仔所影響,人人自誇多瓣數,忘記專心做好一件事。其實我爸爸做來做去只做電影,賺到錢也不搞其他生意。我覺得他們精神很相近。」

阮大勇說得更貼地:「我沒受過專業訓練,現在學生有老師教係好,走少些寃枉路,風格還是要自創的。

「但不用急於建立,有工作便接,然後一天回顧或被人總結出來,便叫風格。」

許思維續道:「我本身讀電腦,最怕手繪,手繪太麻煩。阮老師卻堅持一手一腳。」

在阮大勇看來平常不過,哪怕海報底色都自己噴,他認為噴鎗已夠方便,至今不依賴電腦。「我只識眼、腦、手。」

如果一直留在浙江,年份恭逢樣板戲宣傳畫和毛澤東像?

「我父親是地主階級,成分不根正苗紅,而且大陸咁大咁多人才,輪唔到我。

「話說回來,我看八大山人和石濤(明末清初)一點不輸給西方天價作品;但為什麼四九年後中國很少傑出畫家?還得要有自由風氣,香港是塊福地,多機會發揮。」

牆上的肖像

新作改為畫在帆布。

多年來,阮大勇日間任職廣告公司(升至美術總監),晚上 home office繪畫。「在家工作便是娛樂。你問地方夠唔夠大?這點中香港死穴,我將畫紙鋪在牆上畫。」

自言手汗大,怕弄濕所以不用水性顏料如水彩和水墨,習慣塑膠彩和 marker。我倒覺得是為避免掛牆的地心吸力——適應土地問題。

「一子一女都很乖,自幼不搞我的稿又不塗鴉牆壁,所以栽培不成他們做畫家。」既欣慰又惋惜。

「我不懂投資,幾十年住鰂魚涌南豐新邨。朋友勸買股票,我驚升了便唔志在畫畫,跌了更加情緒受影響,還是心無旁騖好。」

到頭來,興趣幫了他。四十歲後,驀然回首愛上家學淵源的國畫。「無心插柳,有錢便儲一幅,那時國畫仍廉宜。」九二年移居紐西蘭,為照顧老父又回流。「我從未計過幾多錢可以退休,後來國畫大升值,久不久賣一幅出去,總夠生活。」皇天不負有心人。

香港情懷

早年在廣告公司,自稱樣子似關正傑。

黃玉郎最風光時網羅阮大勇專責《玉郎漫畫》封面。「他是好老闆,每個伙記派一支 Dupont,我嗰支特別靚,又獲贈勞力士。」

顧家男人愜意在不用到玉郎集團返工,逢週一專人上門收稿。雖然半隻腳踩進連環圖界,他說:「我覺得作品一幅歸一幅,沒興趣長篇故事,做廣告也最怕搞 story board。」

性格與連環圖主流打打殺殺格格不入,但眼見現況式微感同身受:「以前後生仔畫也好睇也好,起碼多一條渠道接觸美術。」

畫遍天王巨星,卻不喜應酬,例如李小龍,阮負責海外版海報,其時英雄已逝,根本從未見面。評論認定阮的龍像最神似,世間真有神交這回事,何必巴結營謀?

退休以後,本土電影隨之漸少手繪海報,但幾年前李玟開香港情懷演唱會,仍請大師出山,所謂香港情懷……他整體是開揚、幽默居多,配合當年流行喜劇、諧趣功夫片;現在香港人,乾脆笑少咗。

畫家沒完全封筆,先天千度近視和患過白內障都阻不了熱誠。這天帶來新作,繪在小幅帆布上。「方便攜帶不怕皺呀!」看他隨手捲起塞入袋,果然瀟灑。

稍後會開畫展,賣不賣?「早期交貨交原稿,後來知道可以自己 keep。賣出去也好,流通廣傳。」頓一頓道:「最鍾意嘅就唔賣。」

坦白得可愛。

一張海報一故事

許思維(左)從《半斤八両》海報發現道理,阮大勇和我也有。

大師見微知著,重看舊作說:「以前中文橫寫由右至左,畫畫吓變成由左至右。」又說:「 Sam簽名在哥哥額頭,幾貪玩。」

我發現的是下方小字「不宜兒童」而非「兒童不宜」,莫講電影三級制,連用語也未規範化。「兒童不宜」口啓咄咄逼人,「不宜兒童」則似溫馨提示。懷念那自由、草創年代。

七六年《半斤八両》許氏兄弟初出茅廬,卻畫得很多臉紋,反而九○年《新半斤八両》一個個緊緻美白(同出自阮大勇手筆),不信請看小圖。「後生仔愛扮老成,年紀大又想青春些。」畫家最懂人心。

還有,簽名是近年補上,所以獨欠已故的許冠英。姪兒許思維拿放大鏡彰顯三叔眼神。人和時間,永不回來。

撰文:余家強

攝影:葉志明

攝錄:羅錦波


鍾意就快D Share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