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呢頁CODE去手機

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專案專題: :),

坊間就𡃁模氹男性友人「碌卡」買禮物議論紛紛。 next 1/1 pre 賢仔(化名)遭𡃁模騙財,唯有當買個教訓。 next 1/1 pre 阿志(化名)最希望女方還錢。 next 1/1 pre 阿志為女方共「碌卡」約7萬元。圖為其中一張涉事信用卡單據。 next 1/1 pre ...


坊間就𡃁模氹男性友人「碌卡」買禮物議論紛紛。

next 1/1 pre

賢仔(化名)遭𡃁模騙財,唯有當買個教訓。

next 1/1 pre

阿志(化名)最希望女方還錢。

next 1/1 pre

阿志為女方共「碌卡」約7萬元。圖為其中一張涉事信用卡單據。

next 1/1 pre

阿志用信用卡付款,為女方購下多部iPhone 6。(資料圖片)

next 1/1 pre

𡃁模袁晴晴(Coco)盜竊一案,坊間就𡃁模氹男性友人「碌卡」買禮物一事議論紛紛。案情指袁與男方見面時,往名店選購20萬元手袋及首飾,圖令男方以信用卡付款不果,拿走男方手機而判處感化。記者追查發現,不少宅男亦曾經社交平台或手機交友App認識𡃁模,相約外出時被氹「碌卡」購物,有人更是首次約會便被氹付款,損失數千至數萬元。

賢仔(化名)是90後,半年前玩手機交友App認識一名20餘歲𡃁模,一周後相約外出。從事飲食業的賢仔形容,「自己無女朋友,無諗過會畀人呃。」首次約會,女方購物以身上無現金為由,要求他代為付款,對方購了一批衣物,又稱要買波鞋送給胞弟,總數約5000元。後來,賢仔無論透過交友程式或電話,都無法再次聯絡上她。該名𡃁模是他唯一經交友程式成功邀約出外嘅女生,不幸被騙。他唯有當買個教訓,自己亦沒有信心再在網上結識異性。

另一名苦主是30餘歲的阿志(化名),數年前在社交平台認識一名𡃁模,至本年初,女方突然邀請他幫忙籌辦生日會,兩人才首次見面。生日會期間,突然有女子上門聲稱該𡃁模出售冒牌手袋,要求索賠償,該𡃁模向阿志借5000元用賠償對方,「我見數目唔係大,咪借畀佢。」

數月前,她又約阿志逛街看電影,期間稱想買禮物給家人,又以「同屋企人用聯名戶口,唔畀得佢哋知」為藉口,要求他先用信用卡結帳,結果,她買了一部iPhone6、1部Mac電腦、四對限量版波鞋及一頂鴨舌帽。

後來,他們再會面,對方稱已帶同空白現金票,又指戶口有20多萬元,着阿志不用擔心。她再要求阿志「碌卡」,買下化妝品及四部iPhone6,稱會用現金票一次過還款,他合共「碌卡」約7萬元。晚餐時,阿志到餐廳外聽電話,回座後發現現金票濕透,女方指回家後會再寫現金票歸還。後來,阿志無法聯絡到她。

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梁麗儀認為,宅男平常較少接觸異性,當遇到女性主動示好,或因緊張而失去冷靜,容易受騙,她估計𡃁模與事主認識初期,先建立「有借有還」形象,以增加對方信任,方便日後「愈借愈多」。

鍾意就快D Share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