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畀心機】李珊珊為情緒病康復者打氣:行出第一步好重要
李珊珊以「傳晴大使」及曾患驚恐症過來人身份,在精神健康基金會舉辦的直播活動中,與嘉賓分享「職場精神健康知多啲」和「照顧者經驗分享」兩個環節。
珊珊在第一個環節中,與精神科專科崔永豪醫生和復元人士職業輔導義工Angela分享如何幫助情緒病患康復人士重投社會和求職。她以自身經歷說:「當我剛患情緒病時幾困擾,不單止影響了整個生活,亦無可能正常工作,甚至正常社交也有問題,如何重回正常生活和重投工作的第一步是很困難,特別是在現今時勢要求職。」Angela就提供了一些填寫履歷表和見的建議;崔醫生就認為應先調節生活作息習慣、保持早睡早起身體健康,並指情緒病等同器管受損,要按步就班復元,大家更不要標籤康復者、要給予機會。
珊珊表示認同,因康復者重投社會會感到很迷惘、夾雜惶恐和不知方向,身邊有人提點、扶一扶爭好遠的,因自己也被扶過,明白是十分關鍵,她自言有情緒病時,會完全忽略紀律和人際關係,踏出第一步真的需要好大勇氣。她續指每天都會找樣事物鼓勵自己,很幸運有朋友給她一張蝴蝶的相片,明白到蝴蝶永遠看不到自己背後的翼有幾靚,其實每個人都是蝴蝶、可以好漂亮,並舉起手為康復者打氣說:「畀心機!行出第一步係好重要!」
珊珊在第二個環節中邀請了家連家副主席Pandora與崔醫生一同分享作為情緒病患者家屬所承受的情緒和壓力。Pandora表示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症逾20年,由最初不懂如何處理,甚至驚到不敢跟妹妹接觸、產生許多誤解和磨擦,直至上了家屬課程後學會溝通方法和體諒。崔醫生則認為家屬透過學會跟病者相處、多聆聽和了解,反而可令全家人的關係更健康及和諧,又解釋了一些坊間對精神藥物的認知。
珊珊不諱言也曾對精神藥物的概念有誤解,當時不停希望能盡快減藥、卻變成壓力。在節目尾聲,她再以過來人分享稱,最初不懂照顧自己,但留在黑洞愈耐、爬出來需要的氣力就愈大,這幾年得到醫生幫助下逐步走出,因此選擇講出經歷,希望幫助有需要的人省行冤枉路。
鍾意就快D Share啦!
|
|